电子技术应用|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子技术应用 > 技术阅读 > 天岳先进获近14亿订单,合同金额超过去四年营收总和!

天岳先进获近14亿订单,合同金额超过去四年营收总和!

国产碳化硅衬底龙头迎来好消息。


7月21日,天岳先进发布《关于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宣布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天岳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长单销售合同,合同作价近14亿元。


Source:拍信网


签订13.93亿元碳化硅衬底产品销售合同

根据天岳先进发布的公告,2023年至2025年,天岳先进及全资子公司上海天岳将向合同对方销售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品。按照合同约定年度基准单价测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以6.7折算),预计含税销售三年合计金额为人民币13.93亿元。


基于保密要求,天岳先进在公告中并未公布合同对方的详细信息,但其提醒,本合同为长单销售合同,具体价格将根据年度销售产品数量进行阶梯定价,最终实现的销售金额可能受市场价格波动、交付数量、汇率波动、疫情管控等因素影响,对公司每年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天岳先进同样指出,本次长单销售合同的签订为公司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的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业绩方面,2018-2021年,天岳先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6亿、2.69亿、4.25亿、4.94亿,四年合计营收约为13.24亿。


这也就意味着,此次签订的长单销售合同,其合同金额已超过了天岳先进在过去四年的营收总和。


碳化硅景气度高,衬底环节国产势力崛起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压、省能耗等显著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工业应用、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电动车领域备受市场关注。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在电驱系统中导入SiC技术,预估2022年车用SiC功率元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0.7亿美元,至2026年将攀升至39.4 亿美元。


碳化硅已是确定的方向,但碳化硅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目前市场主要由日美欧寡头垄占,中国碳化硅企业则正在追上进度。


以衬底这一关键环节为例,在产业化方面,国际厂商大多已实现了6英寸碳化硅衬底的稳定供应,部分领先的国际企业已进入8英寸衬底量产导入的过程;国内厂商则紧追不舍,近来在6英寸领域频繁取得突破:


露笑科技近日披露,目前已经到位280台长晶炉,预计7月能出产500片至1000片碳化硅衬底片,8月产出1000片至2000片,到今年底能实现月产能5000片的生产规模;


晶盛机电碳化硅衬底生产项目于今年2月25日落户宁夏。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33.6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6英寸碳化硅衬底40万片;


科友半导体在6月17日宣布其以自主设备和技术研发的6英寸SiC晶体在厚度上实现突破,达到32.146mm,业内领先。此外,其自主研发的SiC长晶炉(感应)已有99%的部件实现国产替代。


8英寸衬底也不断传来好消息。其中,天科合达、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中国企业/科研机构现已处于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研发阶段;烁科晶体也在2022年1月宣布实现8英寸N型碳化硅抛光片小批量生产。


回看天岳先进,其作为“碳化硅衬底第一股”,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以6英寸为主,并已开始研发8英寸衬底;而半绝缘碳化硅衬底则以4英寸为主。目前,天岳先进的碳化硅衬底产品已成功导入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拥有较为稳定的优质客户资源。


此番签订13.93亿元的长单销售合同,既彰显了天岳先进的企业实力,也是国产化碳化硅衬底持续提升市场影响力的佐证。

来源:化合物半导体市场 

作者: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