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LoongArch生态发展暨通明湖创新应用论坛线上召开,国产CPU厂商龙芯中科推出最新国产CPU——3C5000。
会上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分享了龙芯架构的生态建设。
我国信息产业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局,过去引进国外技术的CPU芯片难以根本改变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热的局面,例如ARM授权的海思、展锐、飞腾等。ARM新推出的V9架构没有对大陆企业架构授权。
通过自主研发构建自主信息体系是我国信息产业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将自主进行到底,掌握底层技术。胡伟武表示:“指令系统、基础工业是信息产业的两个最重要基石。”基于国外指令系统的信息产业支撑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胡伟武还指出,信创发展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一直在演变。在2019年以前,CPU性能是主要矛盾,龙芯第一代产品的通用处理性能只有市场主流产品的十分之一。在2019-2021年,操作系统是主要矛盾;2022年以后,应用生态是主要矛盾。
图:龙芯3C5000主要指标
同时,龙芯发布了最新的3C5000处理器,采用完全自主的指令及系统。龙芯CPU设计基本原则是先提高单核性能再增加核数,先通过设计优化再利用先进工艺提高性能。
龙芯3C5000系列是龙芯面向服务器领域打造的高性能通用处理器,采用全新的龙芯LongArch自主指令系统,具备超强算力可以满足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
在芯片设计方面,龙芯3C5000在采用龙芯3A5000处理器核心的基础上,重点优化多核多路互联效率,SPEC CPU2006单核定浮点base分值大于10分/GHz,单芯片定浮点分值大于200分,单芯片Unixbench分值大于9500分。
在峰值计算性能方面,双精度计算性能达到560GFLOPS;单精度大于1TFLOPS。16核处理器峰值性能与典型ARM 64核处理器的峰值性能相当,特别适合于高性能计算与通用计算相结合的数据中心应用场景。
图:龙芯中科副总裁张戈
在会上,龙芯中科副总裁张戈回答了国产服务器CPU与国外差距到底在哪里的问题。
首先是从核心技术的掌握上来看,核心架构是否能做到自研。只有做到自主的核心架构能力才能打造真正安全可控算力底座。
其次是从应用场景上看,是希望做到通用还是专用。如果只是为了专业,我国在过去几年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我国在通用处理器性能上仍旧是存在短板,这时候打造通用算力需要考虑计算与访存、IO的平衡。
最后,我们的性能瓶颈究竟是因为性能不足还是核数不够,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业内主流X86服务器CPU核数在10核-20核,但国内CPU大多都在64核以上,其原因是由于我们单核算力的不足。
来源:芯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