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消息,半导体研究机构IC Insights最新发布的报告称,虽然中国大陆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国,但中国大陆的芯片产值却一直与消费额差距巨大。
以2021年为例,中国大陆制造的半导体价值为312亿美元,与整个中国大陆的芯片消费市场(1865亿美元)相比,占比仅为16.7%,虽然高于10 年前——2011年的12.7%的占比,但IC Insights预测中国大陆在2026年的占比也只有21.2%,相比2021年仅增加了4.5个百分点,即未来五年平均每年增长0.9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仅为16.7%,即使到2026年芯片自给率也仅为21.2%。
具体来看,去2021年在中国大陆制造的价值 312 亿美元的芯片中,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公司生产了价值123亿美元的芯片,占比39.4%,在中国大陆1865 亿美元的芯片消费市场当中占比6.6%。台积电、SK 海力士、三星、英特尔、联电和其他在大陆中国拥有晶圆厂的企业则生产了价值189亿美元的芯片,占比约60.6%,在中国大陆1865 亿美元的芯片消费市场当中占比约10.1%。
IC Insights 估计,在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公司制造的 123 亿美元芯片当中,约 27 亿美元来自于IDM,其余96亿美元来自中芯国际等晶圆代工厂。
如果中国大陆芯片制造产值如 IC Insights 预测的那样在 2026 年增长至 582 亿美元,那么在中国大陆芯片消费额2740亿美元当中的占比仅为21.2%,也就是说届时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只有21.2%。如果与2026年全球芯片市场7177 亿美元的总产值相比,中国大陆的芯片产值占比也仅为8.1%。
IC Insights表示,即使在为一些中国大陆生产商的芯片销售额增加了显着加成之后,2026年中国大陆的芯片产值仍可能仅占全球芯片市场的10%左右。
更让人意外的是,IC Insights还出具了另外一份数据,那就是2021年中国大陆生产的这312亿美元的芯片中,真正属于大陆本土企业制造的其实只占39.4%,总价值约为123亿美元,只占国内总芯片市场规模的6.6%。
而工厂在中国大陆的其它海外企业,比如intel、联电、TSMC等企业生产了60.6%,价值为189亿美元,占国内芯片总产值1870亿的10.1%。
当然,这些数据时面,大家可能会认为找到破绽了,那就是我们2021年进口了4400多亿美元,怎么中国市场芯片规模才1865亿美元?
事实上,这是因为进口的这么多芯片,本身并不是中国市场消耗的,比如苹果iPhone中的A15芯片,也算是进口来的,但最终苹果的iPhone,只有20%是卖到中国的,另外的80%只在富士康工厂中转了个圈,最后又出口出去了,这不算中国市场真正消耗的芯片。
这1865亿美元芯片,是指真正消耗在中国市场的芯片,必须芯片本身以及芯片制造出的产品,均是销到中国市场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IC厂找国外的厂商代工的芯片,算不算在自给率里面呢?比如找格芯、TSMC代工的一些国产芯片,不在大陆生产,但也算是国产芯啊。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IC Insights的这个数据有点夸张,但多多少少还是能够给我泼一点冷水,让我们清醒一下的,那就是中国芯还得努力,现在的这个成绩,离目标还差得远。
来源:集成电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