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新股频频破发。在上市的17只半导体新股中,11只破发,占比60%。网友也对此总结了三方面原因,一是破发的这些企业存在亏损,盈利水平不佳的问题;二是技术与国外同类公司有比较大的差距;三是企业所在领域市场规模小,后期增长空间有限。二级市场对半导体企业的定价趋于理性也让一级市场对半导体企业的投资趋于谨慎。
最近参加了一个半导体行业投资人的会议,大家就当下半导体投资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其中一些观点认为半导体企业频繁破发意味着当前半导体融资泡沫已经到了顶点,未来将经历去泡沫化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的衰退,而是一些有价值的企业将会凸显出来,会获得更多的机会,这对行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情。
很多企业把芯片点亮作为自己创立企业的目的,这和当年APP创业浪潮中,将APP发布上线是一个想法。几年前几乎人人APP创业的时代,一些大学生研发出一款APP发布到APP商店,然后找学校里面的学生灌些水就能骗得投资人几十万的天使投资。如今风口已停,这些APP大部分消失在时代的浪潮里面。
做芯片可比做APP难多了,一家成功的芯片公司要经历哪些挑战?
团队的挑战
APP可能一个人就能搞定,但是芯片一个人肯定是搞不定的。拿小的数字芯片举例,需要3个设计,2个验证,1个后端,这就需要至少6个人,再加上市场人员,一个小的芯片团队需要七个人。这仅仅是保证芯片研发能正常运行起来的最低人数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在招人上,连这个基本配置都无法保证,更别说大规模芯片研发的团队了。
团队招到人以后就没有问题了吗?非也。团队的稳定性和管理是个很大的问题。说到人才稳定性,大部分初创公司的人才流动性很大。我所认识的初创公司里面一般2~3年就会换一波人。其次是管理的问题,不同背景的人在一家初创里面做事风格不一样,团队工作模式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才能稳定。
技术的挑战
当下这些创业公司,有多少公司是真正做到从0到1进行研发的?很多公司的做法是根据以前的经验买一堆IP搭积木,完成一款芯片。与同类竞品比较的时候,通过堆SRAM,改bus宽度调时钟,扣时序等方式取得一点点的优势。你说这是团队的核心技术吗?这类公司只是一遍遍的在IP公司的指导下完成一次次的流片来验证他们IP产品。所以你很难看到他们领先别人的竞争力在哪。有些企业也想做一些高标准的东西,比如一些高频的IP,但是苦于国内没有这方面人才,一筹莫展。当然国内也有一些芯片公司做得非常棒,比如在ADC/DAC上做的精度非常高;在功耗控制上静态功耗做得非常低。这些企业都做了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才完成突破,绝非是买几个IP找几个资深工程师搞定的。
流片的挑战
买来的IP修修改改就一定能流片成功吗?第一次流片成功,第二次就能流片成功吗?不一定。我们做过一项调查,有30%的工程师遇到过流片失败。流片失败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最搞笑的一个是某芯片大厂流片的晶圆从工厂拿出来的时候摔到地上摔坏了。所以芯片的流片有很大一部分概率是可控,但是也有一部分概率是不可控的。对于这个分析我前面有篇文章写过,感兴趣的可以回头翻翻看。
如果流程做得好,风险把控做到位,芯片流片成功并非难事。放几年前可能一个团队流片成功是件稀奇的事情,但是如今见到这类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
芯片量产的挑战
芯片流片成功和能用是两码事。真正的产品对芯片的功耗,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一些电子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湿度,温度偏差很大,产品在沿海地区用正常,在高原地区用不正常,这很可能是芯片可靠性出了问题。一些电子产品续航能力很差,以至于被用户调侃成暖手宝,这就是功耗没做好。一些电子产品经常出现死机,那问题的因素就更多了,可能是芯片的良率低,也有可能是芯片里面有bug。所以流片成功到真正能用还差一段距离。
芯片量产也没问题,可靠性测试也做过了,就一定成功吗?殊不知大厂里面有多少芯片快到量产了,因为市场的原因被取消掉。所以下面讲芯片创业挑战里面的第五大挑战,市场挑战。
芯片市场的挑战
我见过一些芯片公司成立很多年,芯片研发了好几款,但就是没人用,在早期芯片创业中该问题更加明显。
这里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没有客户,自己在那瞎琢磨芯片,我将这类归为市场需求没有做好分析,想通过芯片去驱动市场的研发。比如某些AI芯片,芯片研发出来,没有市场需求,企业自己到处找市场,最终落到既做产品又做芯片。另外一类是有明确的竞品,想去做市场替代,然而市场并不买账。以数字芯片为例,在市场销售遇到的阻力有芯片的性能和竞品比不算太突出,换芯片对一些公司来说存在风险;芯片的开发环境不能兼容国外竞品开发环境,学习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芯片开发的资料不够丰富,遇到问题时不知道怎么解决;国外同类芯片价格可能更便宜。以某EDA工具为例,遇到的销售阻力有,工程师已经习惯用国外同类产品,国内产品需要学习成本;EDA工具使用的频次并不高,真正想到应用的时候,可能还是用国外产品;国产EDA工具的学习资料不够丰富。
所以市场才是很大问题,芯片做得再牛,技术再花哨,没有人用到头来还是亏得一个底朝天。
当芯片打开了市场后,企业就有救了?这么想就太天真了。还有下面的挑战等着。
芯片产能的挑战
目前无论是成熟产线还是先进工艺,产能都很吃紧,以至于很多人开玩笑说,谁掌握了产能谁就掌握了印钞机。有很多公司是因为产能导致芯片无法按时交货,从而丢失订单。这个时候就需要考验芯片公司的资源了,所以芯片公司创业没有点资源行吗?不行。
芯片成本的控制
芯片卖出去就一定赚钱吗?不一定,不少芯片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研发,然而芯片价格卖不上价,即使卖出的量很多,依然填补不了研发生产成本。如果在芯片上打价格战,结果就是大家都不赚钱。很多公司包括大厂都在做高端芯片,因为高端芯片议价能力很强。对于初创公司,有几个能做高端芯片的?所以芯片企业盈利难吗?特别难。经过了上面七大挑战,企业才可能盈利。当企业以为盈利能持久时,又想错了。
芯片市场的周期性变化
我们分析芯片大厂的营收会发现,芯片市场存在周期性变化。每一次的周期性变化就是一次市场的洗牌。周期变化的原因在于消费产品的变化,前几年指纹识别很火,所以指纹芯片突飞猛进。现如今蓝牙无线耳机很流行,所以耳机芯片销量猛增。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带来了新机会也挤兑了旧市场。在面临新旧市场变化时芯片企业如果不能完成转型就会面临淘汰的危险。
所以再说芯片流片点亮了,企业就很牛逼?不好意思,点亮芯片仅仅是芯片创业的开始,离成功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来源:是说芯语
赵工
13488683602
zhaojh@kw.beijing.gov.cn
欢迎各公众号,媒体转载,申请加白名单秒通过
投稿/推广/合作/入群/赞助/转发 请加微信1348868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