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围绕电动汽车的最大痛点,其实是人们内心中对于电本身的焦虑和无奈。为什么痛苦?车企都在围绕这个核心又迷茫的话题不断进行探索。换电,大电池,高密度三元锂,这些技术并不是实行的困难有多大,也不是效果有多不好,但是落地之后总觉着差点什么。人们还是会担心,还是会焦虑,从而放弃购买虽然看起来已经很好的电动汽车。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痛,甚至不知道是否是痛,但就是哪里都不舒服。这就是电动车“百步之行,九十为半”的最后一哆嗦。
现在可以回答了:补上这一哆嗦的,就是高压电气技术。从光伏能源,未来电站,传输网络,到用户端充电系统,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全面跨入高压行列。多高算高压?目前的主流高端纯电平台,依旧以400V为主。2019年4月保时捷Taycan Turbo S全球首发,带来了实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800V高压电气平台。两年后,800V平台基本在主流车企的新一代平台中均有提及。相比于400V,800V 带来了更高的功效,更快的充电时间。充电时间在800V的加持下大幅提升功率,实现15分钟快充补能。
一个关键的转变在于,汽车以及其搭载的电池开始并不仅仅以续航里程来判断优劣,一个新的参数,“每分钟充电所行驶的里程数”,成为解决用户痛点的新关键。这说明,电动汽车市场绝不能仅仅考虑电池的大小,整车架构的效率,充电效率、甚至更上游的充电网络必须提升到相同战略高度,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纯电汽车所谓痛点“不痛不痒”的尴尬局面。
那么,要想未来电动汽车如果可以达到像加油一样便捷,高压电气技术全面生态化是必经之路。全生态的高压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传输的损耗,同时大幅缩短的传输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快充。对于汽车本身电子架构来讲,基于整车热管理的压力会更小,电子响应更快,相当于给纯电汽车全身打通“任督二脉”。从电的来源看,光伏+储能的高压化引领都不仅仅是车这一领域,而是真正的人类能源革命。
而构建这一“超能力”的灵魂,就是材料的革新。基于碳化硅(SiC)的新型控制器MOSFET(金氧半场效晶体管)会引领这一波高压技术革命。

全生态电气系统: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先不急于讨论这种关键零部件的优势,我们再回到全生态高压电气化的伟大构想中。当我们讨论新一代电气化车型时,无论是纯电汽车还是插电混动,汽车成为电气生态的一环,电气化拓宽至从发电到用电甚至电气回收,这种产业链的转变给各个顶级的巨型科技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为生态中另一关键极,光伏电站作为更大规模的电转化基础设施,可以说未来必须作为电动汽车的一部分来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能效和运作方式。各种规模的发电终端与高压电动汽车的储能终端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其固有逻辑差别不大,太阳能电池串联连接以获得高电压,并联连接以获得更高的电流/功率。目前一种主流的趋势是增加模块串上的电压,以利用相应较低的电流来降低连接器和布线中的功率损耗。模块的典型标称电压在 500 到 1000 V 左右,会越来越频繁地达到 1500 V。每个组串通常都有自己的相对低功率的逆变器,而不是单个中央逆变器,从而确保可扩展性、经济性和容错性。此时DC/DC升压转换器和逆变器中使用的半导体元件并不比整车中所带来的影响小,从而如果我们从一个整体的观念来看,好像这种开关串联起了整个电力动力,从太阳到我们能够驾驶、使用、娱乐的各种整车设施,是电池外最重要的“经络”。

碳化硅SiC, 毫无疑问的趋势全球不同供应商/开发者对于未来电压以及标准的最终解决方案都会有侧重自己产品的展望,有趣的是,无论从那个角度,高频高压的尽头是SiC。也就是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现有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SiC模块。这取决于未来开关的应用方式,更高的频率以及更高的电压,即便SiC的传导功耗实际上要比IGBT高(后文会详细对比),但也无法阻挡应用端的爆发驱使历史终究会选择SiC。



IGBT与SiC模组的优与劣IGBT无疑是当今汽车核心技术的关键。与SiC MOSFET相比,两者在几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IGBT由于其动态损耗而被限制在低频范围内,但在导通时会发出恒定的饱和电压,从而导致与电流成正比的功耗。SiC MOSFET 可以在数百 kHz 的频率下以低动态损耗进行开关,但在导通时表现出恒定的电阻。这导致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随着功率吞吐量的增加,SiC MOSFET的功耗会显著上升,这也是其一个明显的缺点。图中显示了额定50A 的IGBT PIM和额定为 38A 的 SiC PIM 的电压降与传导损耗成正比。最佳效率的转换点约为 25A(125℃)。也就是说对于25A,甚至30A以下的传导损耗,SiC MOSFET的损耗缺点可以完美避开,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高压(低电流)是SiC完美的搭档。



所以,从这个思路来讲,除了节能之外,SiC 更高的效率还可以实现更小、更便宜的散热器布置,相同散热器的温升更低,或者相同的散热器和温升具有更高的功率吞吐量。如表所示40 kHz 的 SiC MOSFET 与 16 kHz 的 IGBT 进行比较,其温升几乎相同,但功耗仍下降了40%。尽管系统尺寸更小,但效率提高了 50% 以上。此外,增加频率也可以使升压电感减小大约三倍。这节省了成本、尺寸和重量。


此外,由于 SiC MOSFET 的导通电阻随着新一代器件的引入而降低,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其优势在高功率应用中被无限放大,这也是高压电气化以及复杂整车控制电路亟需的。

博格华纳技术:双面水冷+先进封装工艺博格华纳(德尔福科技)是业内首家批量生产 800 V 碳化硅 (SiC) 逆变器的公司,该逆变器是高效的下一代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可以显著延长电动汽车 (EV) 的续航里程并将充电时间减半。究其原因,就是凭借在 800 V下运行的新型SiC 逆变器。汽车工程师现在可以更灵活地优化其他动力系统:更大范围或更小的电池;超快速充电或更小、更轻、更便宜的线束;制动时更多地收集车辆动能,进一步扩大车辆行驶里程。





800v只是一个数字,而不是终点800v电气系统绝对不会是高压电气技术的终点,900-1200V的技术已经在路上了,更多的创新技术会不断构建新的电气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现在开始,发电到用电全电气化生态的重要开关已经被打开了。
来源:

邀请此微信到半导体技术交流群,可获免费广告一条内容限半导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