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子技术应用 > 技术阅读 > 汽车缺“芯”,还要熬多久?

汽车缺“芯”,还要熬多久?

2022年伊始,全年汽车销量收盘时,各汽车界大佬都在说“缺芯”问题将在2022年得到改善。3月4日至7日两会期间,上汽、广汽、长城等行业标杆企业代表也抛出提案建议,要保障和改善汽车芯片的供应链等,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我们从中国汽车工业行业协会3月11日发布的《2022年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去研读分析。 报告内容比较多,选取比较关键的信息和图片来一一探究,2022年2月份全国汽车销量为173.7万辆,环比下降31.4%,同比增长18.7%;汽车产量为181.3万辆,环比下降25.2%,同比增长20.6%。新能源汽车销销量为33.4万辆,环比下降22.7%,同比增长1.8倍;产量为36.8万辆,环比下降18.6%,同比增长2.0倍。 


2021年底车企库存缺口高达150万辆,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至少需要1-2年时间。当前车企的首要任务不是补库存,而是解决市场供需的问题。 实际情况应该是,当前的汽车芯片供应仍有很大缺口,和2021年四季度相比,仍没有明显改善,车企购买芯片仍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等待。目前车企的任务是优先满足市场需求。  
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67万辆,同比增长6.0%,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 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传统车企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市场份额受到影响,从销量可以看出,造车新势力在乘用车领域不断蚕食前十位车企的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方面,数据显示,与1月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降幅更为明显。插电式混合动力过去在总体销量表现上并不是很好,纯电汽车的绝对量比插电混动汽车高很多。 

 当然,混动汽车销量也有改善,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环境变化,纯电车型补贴正在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是混动汽车较好地平衡了消费者市场需求和车企盈利,得到了较好增速。 由于新能源车制造成本很高,全行业都处于普遍亏损状态,基本没有几家企业能够盈利,企业不盈利的情况其实是不可持续的。相比之下,混动汽车会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 虽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很认可,但还是有一大部分消费者有较大的里程需求,例如今年春节报道的新能源车主,在回家的高速路上抛锚的尴尬经历。 整体综合国内外的行业态势,乌俄战争、疫情影响、芯片短缺,全球数字化转型各种因素叠加,汽车制造业和汽车芯片面临困难的时期。 再说说日本地震,对一些半导体厂商影响,其中一些涉及到汽车电子MCU芯片。 福岛3月16日晚的7.4级地震,诸多电子产业链公司有不同程度影响,希望天灾尽快度过的同时,亦基于公司最新的公告和产业链调研,综合整理了公司停产概况,来研判供需扰动。  ◆SUMCO(胜高)表示,生产晶硅圆的米泽工厂未发生须对外公布的损害情况,工厂持续进行生产。 ◆Sony(索尼)表示,该公司有3座工厂停工,分别为山形县CMOS工厂,宫城县储存媒体(磁带)工厂及雷射二极管工厂。 ◆村田制作所有多家工厂停工,其中位于宫城县的登米电杆厂起火,预计3月21日部分复工,同样位于宫城县的仙台滤波厂基建受损,预计3月22日部分复工。 ◆铠侠K1 Fab停机检查,约占公司产能8%,公司未来规划缓慢回复生产。 ◆根据瑞萨电子通报,米泽工厂一度停止生产,但3月17日时已部分回复了部分测试线的生产;那珂工厂和高琦工厂已经暂时停工,目前暂未恢复生产。 ◆信越化学17日称,部分工厂一度停工,正陆续重启生产。 ◆TOK(东京应化)公告称,公司检测设备有损坏,但不影响光刻胶出货。 日本的此次地震受影响的的产业有汽车MCU、存储器、CIS(接触式图像传感)等,硅片及光刻胶公司中,信越白河厂一度停产,正恢复运营中,其它公司如TOK(东京应化)、SUMCO(日本胜高)等暂未有影响。 最后,从汽车芯片的供给侧来看,半导体芯片行业的交货周期较长,任何晶圆代工厂产能扩张都需要时间,解决需求侧旺盛需求,一众车企还得熬一熬。


稿/广////转发 1348868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