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子技术应用 > 技术阅读 > ​魏少军:中国半导体行业20年的思考

​魏少军:中国半导体行业20年的思考

8月17日,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IIC作为中国具影响力的IC和系统设计盛会,聚焦国际集成电路应用趋势和领先IC设计技术,助推产业创新发展。 


在“2022中国IC领袖峰会”现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魏少军以“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半导体行业20年的思考”为主题,以视频的形式分享了他对未来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三个思考。



魏少军教授引用武侯祠的典故告诉我们,在半导体行业需要审时度势才能无往不胜,他表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踏上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快车,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同样GDP同样呈现出强相关性。”


思考一:半导体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


魏少军教授援引清朝学者陈澹然的名言: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正是在中国高层领导人谋全局与谋万世的结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新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大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通过不断的努力,已经在京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若干个集成电路产业中心,也打造了多个具有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园。中国集成电路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设计、制造、封测、装备和材料五大板块齐整的产业。



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拥有质量不断提升的庞大企业群体,且从全球范围的角度来看,企业体量仍然比较小,但在在细分领域很多企业都已经进入了比较靠前的位置,即便是曾经长期缺位的半导体存储器也逐渐崛起成为一支新兴的力量。


同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效的半导体投资机制。其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二期共投入了3400多亿元,如果以1:3比例带动产业发展,可以期望在2025年之前带动投入超过1万亿人民币。他表示,尽管这个数字不够大,但也已经对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魏少军表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人民币,达到10458亿元,增长18.2%。但是,中国需要从以制造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向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同时提升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着力锻长板,发力5G技术,做好长时间的坚持准备,努力向前奔跑。


思考二:半导体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行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魏少军教授援引梁启超的名言说道,中国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从当前市场来看,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阶段,即产业升级发展阶段: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从低技术向高技术迁移;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迈进;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移动。


在这个趋势和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工业基础;同时,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中国也是“世界市场”。“世界工厂可以生产很多东西,但是世界市场可以消化更多的产品。当世界工厂生产的东西由于各种原因滞销时,我们的世界市场就会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同时,魏少军教授也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是以制造为中心来进行部署,现在中国应该转向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美日欧韩等国家产业结构中,IDM企业占有巨大的比例,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地更多的是以加工为他人服务且作为其产业发展模式。



魏教授指出,中国必须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是竞争的主体,其核心竞争能力就是它的创新能力。”以22家在科创板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为例,根据其年报数据,2021年这些芯片设计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大概47%,比起美国芯片设计企业的62%的平均毛利率要低15%。虽然这些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达到了25.5%,比起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平均17%的研发投入,高了8.5%,但这22家科创板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总的研发投入额度只有10.8亿美元。



从数据来看,中国的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受到规模、盈利能力等限制,实际上还是非常弱小,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来促进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思考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断的努力,要做好各类准备。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仍然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很大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去思考,思考在发展中会碰到什么问题?思考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就不会遇到事情手忙脚乱。”



魏教授强调道,“中国的发展不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情而发生转变,也不会因为外界的打压就会停滞不前。我们必须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的同时,努力的向前奔跑。”

来源:半导体行业联盟



分享二维码到朋友圈免费为您发文章一篇

欢迎各公众号,媒体转载

投稿/推广/合作/入群/赞助/转发 请加微信1348868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