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地动用国家力量,通过各种“恶意限制”手段来维护其技术霸权的地位。比如,、,以及,甚至。
然而,面对这些“卡脖子”技术问题,中国不仅没有选择屈服,反而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这不,刚刚国内自主芯片产业就传来一个好消息:9月14日晚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中国科学家首次得到了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在下一代光电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关报道截图
据悉,南京大学张勇、肖敏、祝世宁领衔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非互易飞秒激光极化铁电畴”技术,将飞秒脉冲激光聚焦于材料“铌酸锂”的晶体内部,通过控制激光移动的方向,在晶体内部形成有效电场,实现三维结构的直写和擦除。
这一技术的难度在于,它突破了传统飞秒激光的光衍射极限,把光雕刻铌酸锂三维结构的尺寸,从传统的1μm量级(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首次缩小到纳米级,达到30nm,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该研究指出,这一重大发明未来或可开辟光电芯片制造新赛道,有望用于光电调制器、声学滤波器、非易失铁电存储器等关键光电器件芯片制备,在5G/6G通讯、光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
▲资料图
▲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模拟领域新突破
虽然中国面临着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但目前已有不少行业通过各项举措推动技术突破,正在逐步弥补各个需要“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关键细分领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将出现各种突破——中国将会在各个关键核心技术上有自己的“话语权”!
来源:21ic电子网
精选留言
gm
来自北京
94
吹起牛掰的时候忘了自己在说啥,理论和实际之间是两码事,搞科普自己要及时多学点
oooo
来自浙江
49
牛逼,ppt 7nm
随风_仁业
来自广东
39
实验室的东西离量产化还有很长很长距离好吗
种夏
来自陕西
29
评论区这有点搞笑,能上nature的技术,你说吹牛逼?跪着起不来是吧
???? ...思い...????
来自日本
24
虽然还在研究阶段 离实用化还有距离 但是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 振奋人心的消息!
hi
来自四川
23
已经上了弯道了,就差超车了
ocean
来自广东
20
每一项成就都来之不易,不盲目夸大,也不妄自菲薄,工程师们加油!
覴玳
来自江苏
18
致敬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的高端优秀工作者们,有了你们的默默付出才能有未来祖国高科技的强大
Tang
来自湖北
8
评论区那些????,自己做不出光刻机,还来嘲讽别人
佳豪
来自河南
7
太好了,等我老了我孙子就能用上这技术了
ㅤ
来自广东
7
小说里的华为已经用上光芯了,现实里的还有多久
CJ
来自浙江
5
我一直纳闷,美国对我们芯片制裁,不卖给我们,他们的市场丢了这么大一块,他们国内公司吃啥?
来自广东
4
评论剩下一堆讽刺,却不见鼓励踏实做事一线科研技术人员的一句,素质教育堪忧!
启宇
来自广西
4
“实现三维结构的直写和擦除” 这玩意不是拿来生产光掩膜版的那个设备?那设备精度是很高但速度贼慢。。。生产一块几十毫米平方芯片的一层就得十几分钟以上,写完了还得要去其他流程比如掺杂,要知道一块芯片最少也得十几(比如130nm)到几百层(比如7nm),这生产一块芯片的耗时估计得比光刻还要久。真想实行量产估计得多加几个读写头一次写好几块芯片
启宇
来自广西
1
这玩意别说生产7nm只要精度能达到1nm那就能生产1nm, 但精度越高就意味着耗时就越久。。。要是用1nm生产几十毫米平方的芯片(就只生产一块)估计得耗费一个月以上。由于其耗时久所以才拿来做生产光掩膜版,掩模板生产完成后就是批量光刻。
君を忘れてた
来自广东
4
做不出EUV光刻机,不要紧,迟早会做出来了!人多力量大
阿阿????天涯????????
来自广东
4
有进步,有一小步就是走下一步的步伐,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沒人天生就会走路,一步一个脚印!必须有自己的能力,才不会被人卡脖子上吊!
咕隆先森
来自江苏
4
30nm距离7nm还很遥远好吧~_~
蒲公英男孩π_π
来自广东
4
厉害
胡
来自江苏
3
这个和通常讲的光刻机根本就是两回事好吧?
夜时空
来自广东
2
能弯道超车,肯定不是无脑吃瓜的各位,因为各位只能网络键盘吹罢,
玺
来自美国
2
别总拿“恶意制裁”说事,先把自己的事做好。那个号称研发出了“汉芯一号”的归国“芯片专家”,骗取国家巨额投资的陈博士及相关“评审、验收专家”最后怎么处理的?高层次的骗子不除,国家谈何发展?
爱吃菜煎饼
来自山东
2
一想到武汉弘芯这样的事就心寒,为了骗取补助什么都可以说
黎有坤
来自广东
2
好东西为什么要上自然杂志上去发表?大概率还是评职称行为
???? ???? ???? ???? ???? ????
来自北京
2
真的帅。
赵烨
来自北京
1
光子计算机是最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现在制约光子计算机的是光存储,当然不是光盘那种形式的,那属于光固化,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自己踩一条路出来
前有所得
来自湖北
1
跪久起不来了,还看不得别人站起来?这技术发的可是顶刊,不了解就别瞎说
Andy
来自北京
1
30nm还是理论值,台积电好像已经着手量产2nm的事了。
张
来自湖南
1
科学家发现≠商业化,根本解决不了近渴
琦琦
来自湖北
1
实验室出来的估计量产最少需要5年
氵
来自福建
1
不明觉厉
王亮
来自上海
1
这都还在研究阶段,商业化还早呢
Chuan
来自广东
万岁万岁万万岁!小老外,等着俯首称臣吧。全世界都要看我们。牛逼克拉斯!!!!
Chanson
来自广东
弯道不一定超车也可能是弯路
青红皂白
来自江苏
说不得大叔
来自北京
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转到工程化大批量量产还有距离,只是理论突破。芯片制作自主可控的长征的才刚刚起步。
琴岛的鸥
来自江苏
良品率多少
favorito
来自美国
我懂的就和歼20的发动机一样,虽然在实验中但是不代表没有。所以排名第一,靠所谓的预估数据,和别人实打实的东西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