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子技术应用 > 技术阅读 > 交通方式变革来袭?——电动智能平衡车发展初探

交通方式变革来袭?——电动智能平衡车发展初探

在2008年奥运会上,赛格威电动智能平衡车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之后,《辣妈正传》中的乐行体感车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短短几年时间,电动智能平衡车 已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席卷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就像当年的第一辆汽车上路时受到种种限制和质疑,第一架飞机起飞时带有各种安全问题,电 动智能平衡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娱乐方式也受到一些人的冷落甚至反对。它到底能否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新的交通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阵 痛和喜悦,隐藏着什么发展机遇,未来会以什么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消费者们对它抱有什么看法?为寻找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消费电子》杂志记者采访了国内 及美国厂家和消费者们,通过他们的角度来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平衡车、思维车、体感车、代步机器人——命名的困惑

虽然国内已经有很多厂家切入到电动智能平衡车行业,但是这类车到底应该叫什么名字,却没有谁能够真正说清楚。因为每个厂家都给它赋予了一个名字,都有 其背后的理由。如果要将这块蛋糕做大,当务之急是给它取一个统一的名称,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大家的认知度,才是打通市场的更好办法。如果大家连其名字都叫不 出来,在网上也没法搜索它,在现实中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它。如果它的名字不恰当,大家看了以后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通过这个名字看出它的什么功能和特征。 在网上有些厂家或卖家甚至直接宣传自己的产品是赛格威(Segway)或中国赛格威,赛格威估计不会想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名称,大家最终才 能像认知自行车、电动车那样一看到它就会有一个名字和概念在头脑中跳出来。

深圳市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周伟比较支持体感车这一名称,他解释道:“叫体感车是因为这类车的技术本身就是体感技术。体感车能讲明白用什么技 术实现了这个产品。体感技术分为惯性体感技术和光学的体感技术,智能手环用的就是惯性体感技术。光学体感技术是通过红外、激光、雷达、摄像头来识别,获得 信息要比惯性感测获得的更多,比如用手或笔在空中画,具有惯性感测技术的机器就知道我们画的是什么,然后可以体现到屏幕上。体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 机交互方式。体感车这个名字很清晰地告诉了别人车是通过什么技术实现的,以及它的原理是什么。”乐行的用户们大概已经对体感车这个名字比较熟悉了,但别的 企业以及其它产品的用户却持有不同看法。思维翼,顾名思义,将其产品同思维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思维翼山东总代理邱和梓说:“思维翼意味着让你的思维长出翅膀。”也许这是思维翼将其车定义为思维车的原因。通过重力感应,车可以感知用户的想法,从而按照用户想法改变其速度或方向,好像人的思维与车的思维合到了一起。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华南区总经理陈新杰说:“我们大车叫两轮平衡车,小车叫代步机器人。”虽然是同一个大种类,新世纪机器人公司给了两个不同的名称。

也许很少有产品的命名会遇到这么复杂的困惑,那么,到底应该叫什么?是应该让步一下,跟从先行者的叫法,以保持行业的统一性以及加强其认知度,还是继 续坚持自己的名称,以凸显自己的特色。这是从业者们的自由选择,无可厚非,但是统一战线好像在很多历史事件中都证实了其巨大的威力,统一名字只是其第一 步,尚未做到。后面所面临的质量标准、材料标准、服务标准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就会有很多人和稀泥。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大家的努力,也少不了集体的反 思。

  在反思中前行

  早在2010年9月就有一则新闻报道,英国亿万富翁JimiHeselden在位于英国北约克郡的住所附近意外身亡。值得关注的是,此人是风靡全球的 两轮电动车赛格威公司的老板,而他出事时正是驾驶着自己公司生产的赛格威两轮车。除了这次事件之外,也听说有些用户在使用电动智能平衡车时摔倒甚至受伤。 对于拥有众多交通工具的现代人而言,实在不是特别有必要去冒险尝试新的交通工具。如果安全问题不解决,电动智能平衡车也会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更不可能颠 覆现代的交通方式。

  幸运的是,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尤其是所驾驶的是小型的电动智能平衡车,再加上其材料、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保障的话,一般还是可以保障其安全性的,厂家也 在为保障其安全性做各方面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全这把剑会被取下来,人们也会更加放心地使用这款具有革新意义的产品。然而,不论发展到什么阶段, 边反思边前行的行业总会给企业和消费者双方都带来比较正面的结局,如何增强产品的安全性从长远来看总要比短期获利重要得多。

  易步销售经理张亚锋提到安全问题时说:“买这类车的人就是觉得比较好玩,实际使用中,很少有人摔倒的。当然,很多人会有一个适应过程,需要慢慢学习。如果玩得很疯,没有按照

  要求操作,可能会摔倒。”当然任何工具都有利有弊,有人将自行车玩得出神入化,也有人在自行车上坐都坐不稳,用户的技术问题要自己去提升、学习,产品 的质量却要靠厂家去把控。上海新世纪机器人华南区总经理陈新杰声称他们产品的安全性可以保证,他说:“消费者只有去体验我们的车,才能感受到车的乐趣,才 能明白到这个车是没有危险的。我认为我们这个车比自行车安全很多倍,因为自行车有重力加速度,我们是没有的。”

  安徽颍上县的王小姐购买了一台小型的乐行体感车,其男朋友有一台稍大些的莱格威越野车。据王小姐介绍,二人在玩越野智能平衡车时,由于操作不当,吃了 一些亏。玩体感车时比较小心,没出过问题。后来再玩越野车时更加小心了些,就再没出过问题。但同时王小姐认为智能平衡车的安全隐患值得大家关注,有待改 善。她说:“一般不当操作也没有导致多严重的后果,就是磕磕碰碰,皮肤青青紫紫的。我认为主要是技术问题,不熟练就是容易摔。大家还是要小心,不然万一摔 了,车是小事人出问题就不好了。我建议大家在购买或使用之前还是要专门去代理的门店那里学习一下,不然很容易摔跤的。”王小姐在逛街、去旅游景点玩时常常 使用体感车,感觉非常新鲜、方便,但她感觉站久了会比较累,感叹如果能配个座位就好了。

  深圳的乐行体感车用户周先生比较喜欢体感车,觉得这个产品比较酷。因为其有安全模式,可以限制速度,比较放心。周先生介绍,自己的太太在怀孕期间常常 要去医院体检,虽然挺着个大肚子,却常常使用乐行体感车,夫妇俩对体感车的安全性非常放心。对于体感车,周先生也有些建议,他说:“一般在深圳使用体感 车,路面情况较好,很方便。我上次把车带回湖北老家一趟,家里的路面环境不是那么好,用起车来就没有那么方便。我觉得这个车的底盘有些低,路面有小槛的话 可以过,但会刮到底盘,建议底盘可以做得高一些。另外在操控失误的时候车也会撞到别的东西,车身会被刮、磨到,时间长了就没有那么美观了,如果外壳采用更 好的材质就更完美了。”作为一个非常爱玩的人,周先生期待更完美的体感车出现,也希望车子可以提供更多玩的模式。

  经过采访及个人体验可以得知,智能平衡车虽然在熟悉操作后会觉得很简单,但在刚刚骑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或动作幅度很大,车速或方向等可能会超出用户的控 制,还是要提醒用户,安全第一。尽管厂家都想尽办法保证其产品的安全,但小心总不为过。并且,在新产品发展初期,即使有安全隐患,大家可能都还没有意识到 或还没发现,等到真正有人出事之后,大家才会更关注其安全问题,才有头绪着手改进。在行业大潮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厂家负责反思的是产品本身的安全性,用户 应该反思的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在反思中前行,车才会变得越来越酷,使用者也会获得更安全、开心的体验。

“我型我素”、各显神通

  当两轮的体感车躺在很多车的后备箱中被带到公园、植物园、海边玩的时候,独轮体感车也在一些潮人的脚下呼呼生风,犹如哪吒的风火轮,在城市内穿梭,不 用的时候就被斜挎到肩上。同时,在两轮体感车里面,还有小型与大型之分,个人在城市道路使用的话会更倾向于选择小型的,而喜欢在户外玩的个人还有政府巡逻 人员则会选择大型的。从用户需求来看,不论是两轮的、独轮的、小型的还是大型的都各有其优劣势,至于谁会拥有更加灿烂的未来要看谁更能挖掘出用户更多需求了。


  深圳市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CEO周伟说:“独轮和我们两轮的产品定位是有差别的,独轮是更加年轻的,很多‘屌丝’会比较喜欢,我们两轮的产品高端一 些。大的产品更适合政府采购来用于巡逻等用途。我认为高端的个人应用还是会倾向于选择比较小的两轮体感车。我觉得独轮体感车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用过独轮 的人会比较清楚。一般人每天花两个小时,可能需要一个星期才可以学会,我断断续续花了一两个月才学会。”

  思维翼山东总代理邱和梓则比较推荐独轮车,他说:“独轮车在很多场合可以使用,比如很多人会坐地铁上下班,而从地铁站到办公室的这段路一般都要用脚去 一脚一脚量出来,走过去。使用独轮车就会很方便,就像哪吒的风火轮,还会有很高的回头率。和两轮车不同,独轮车是脚来调方向的,其左右平衡是靠惯性。灵巧 的人会学得比较快,独轮车是真正的‘自行车’。当然不论独轮车,还是两轮车,都是做近途代步用的,不适用来赶路。以后当更多的家庭有了汽车之后,我觉得像 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可能很少有人买了。但轿车和人之间还缺一个东西,便捷、轻松、容易携带的平衡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路远的话大家会用 汽车,近路就可以用这类平衡车。比如一些开20万元以上汽车的人,如果比较爱面子,可能你给他电动车他都不会骑,买自行车也会买10000多块的车,时尚 的平衡车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市场。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也许会有更炫的产品问世,比如可能会生产不带轮的交通工具,就用一个平板在地面上走。”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陈新杰说:“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同的人需求也不同,不同类型的车可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使用这些产品的人,除了 获得骑行的乐趣,还有吸引别人目光的乐趣。在小区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骑着这样的车去遛狗,比较方便。并且车有很多附加的智慧功能,对于发烧友比较有吸引 力。未来车会变得更轻、更智能、更简便、更人性化。选择该类车时很多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其方便性,驾车就像走路一样,随停随走,这个车的速度像自行车的, 不像电动车那么快。其次车比较轻巧,将来可能会在很多场合代替自行车。只要骑这个车骑了两个小时,它就和你的植物神经连到一起了。你看到前面人了,走路的 时候就不会向前倾了,身体一摆正,车就停下来了。对于独轮车,目前我们不生产,因为独轮的模式跟我们是两码事,它跟自行车原理一样,静止的时候站在上面是 站不住的,必须把速度冲起来,才能保持物理平衡,靠惯性才能保持平衡,也可以说是动态平衡。我觉得独轮车学起来也很难,要专人教,可能要学半个月、一个 月,而两轮车则几分钟可能就学会了。从安全性上来讲,我觉得两轮车更好,比如我们的车对车速有限制,最多能开到16公里每小时。但是独轮一瞬间却可以冲到 很高的速度,太快的时候在大街上想随时停止是不太可能的,这样就比较危险。”

  颍上县的王小姐目前使用的是乐行两轮车,她介绍,自己还不太敢使用独轮车,但她男朋友用了两三天就学会了。她告诉记者,看到很多小孩子学习独轮车会比 大人更快。她说:“听说有些小朋友学习独轮车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学会了,主要是要依赖身体的平衡力。”至于到底要选择什么类型的车,一方面要看个人喜好, 另一方面要看个人适应能力,如果比较谨慎,胆子比较小,可能小型两轮车相对适合一些。


车的类型不同,其运用的场合也有所区分。比如赛格威作为一种大型的车,一般很少有个人购买。美国人Sean Naef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赛格威在美国一般都是被用于执法人员巡逻,或者将其在一些旅游景点租给游客使用,很少用作私人用途。在国内,也有政府部门 采购大型的电动智能平衡车,但其更大的市场还是在私人领域。一些人觉得这种车很拉风,很酷,赢得不少回头率;有人觉得这车和某部电视剧中出现的车是同一 款,非常新潮时尚,有现代感;有些人觉得这车非常方便、省力,解决了很多不远不近的尴尬路途的代步问题。


深圳乐行体感车用户周先生所用的是小型两轮车,对于不同类型的车,他的看法是:“我觉得小一些的车很方便,轮子很小巧,我比较喜欢。也比较好学,用了 十几分钟就学会了。我上班的时候有时候会带着体感车,在我去的那些地铁里面是不让骑的,但带着它走也很方便。在人群中穿梭也比较方便,跟个人行走一样,不 用特意给别人让路,也无需专门有人给自己让路。有些大轮的车,我觉得太宽,当然大轮好像会更稳定,越障能力可能更强一些。而独轮的虽然便宜,但感觉骑那样 的车像玩杂技一样,好像难度还挺高的。”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车,只要有足够的性价比,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中都能找到存活的空间。记者在地铁站附近、旅游景点等多次看到有人气定神闲地站在独轮平 衡车上行走,如凌波微步。在采访的过程中也了解到,有的用户喜欢小型两轮平衡车,因为其方便、轻巧,便于携带。也有用户喜欢大型两轮平衡车,因为其动力足 够强,在户外崎岖不平的路上也可以使用。对于千万个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没有最好的类型,只要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未完待续)


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行情,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消费电子》杂志微信,按帐号:1677147594查找添加或扫一扫下图的二维码。快点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