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要围绕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亚洲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亚洲各国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展开讨论。来自中国、日本、 泰国、新加坡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就上述主题展开激烈讨论,并进行了精彩发言。会议还从众多报名产品中评选出了八个首届亚洲电子论坛创新奖获奖 产
品及入围产品,于当晚由亚洲电子论坛轮值秘书长,香港电子业商会主席卫绍邦先生揭晓获奖名单,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曲维枝会长开幕致辞
国务院参事、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女士致辞
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先生致辞
王宁常务副会长颁发最佳合作伙伴奖
2013年11月14日下午 天津
尊敬的AEF各位来宾、尊敬的何副市长,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在天津召开的“第九届亚洲电子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电子商会,向参会的所有境内外代表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天津市政府和天津市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AEF会议由中国电子商会承办,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天津市政府和中国电子商会高度重视此次会议,我们安排论坛与“天津信息技术博览会”同期召 开,希望论坛与信博会能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为各位代表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十七年前我曾在天津工作过,这些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崛起带动了天津 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许多代表是首次到天津,我也希望大家能多了解天津,喜欢天津。参加今天会议的不仅有论坛的各成员单位,还有德国投资贸易署、美国驻华 使馆商务处、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等机构的代表,以及中外近百家企业代表。
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工信部公布的《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 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65万亿美元),增幅超过15%。2012年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分别是,手机11.8亿部、计算机3.5亿台、彩电 1.3亿台、集成电路823.1亿块。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均超过50%。2012年中国GDP总量为51.9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 占比达7%以上,由此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
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国政府“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总基调下,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据工信部发布的前三季度统计报告显 示今年1-9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几个趋势,值得重视。一是通信设备行业增速始终保持在25%左右,高出去年同期水平8-10个百分点,这与国家 正在施的“宽带中国”、移动互联网及4G试验网的开通有关,成为带动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二是内销比重超过48%,比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内外销比 重相差3.8个百点,去年同期相差7.2个百分点,差距明显缩小。内销贡献率稳步提高,内外销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27,与去年同期 (59:61)形成明显反差;三是内资企业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三资企业贡献率持续下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领域,近些年中国电子商务突飞猛进,增长 速度惊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普及率为44.1%,其中手机网民达到4.64亿,2013年 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将达5亿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78.5%。2012年底,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1.3万亿,同比增长64.7%,占当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预计今年将达到1.8万亿。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网购节,仅阿里巴巴一家的销售额就达350亿(据我10月份去调研时了 解,300多亿还是阿里巴巴平台有意控制的规模,主要是担心物流和金融系统跟不上)。电子商务交易额中电子信息产品占有相当数额,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强力激活了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同时也重塑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制造、销售模式和竞争格局。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企业利润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经营成本较高,并且受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 治经济形势影响,尤其是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环保和资源压力增大,国际上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总体较慢,企业在生产、出口、销售等方面都面临巨 大的压力和考验。为了提振经济,中国新一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发展,例如: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出了促进消 费、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环保节能,建设生态文明等等。12日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对中国的经 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我们也正在传达学习中。相信这些深度改革的逐步实施,将会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也会进一步带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及其应用的发展与变革。
此次亚洲电子论坛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深刻凸现,而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涌现;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新趋势的严峻挑战,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重组及重新洗牌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举办今天的论坛,参会的各国和地区的电子协会领导人相 聚在中国天津,就产业趋势、环保节能、智慧城市、自由贸易等内容,广泛交换意见和观点,探讨如何克服产业面临的困难,共谋发展和振兴,这是业界的大事,具 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亚洲和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将会迎来更好的明天。中国电子商会将会尽好地主之谊,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为政府 部门、为中外企业提供服务,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百忙之中出席此次会议,感谢北京东方国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感谢广大媒体朋友们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谢谢!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现状
一、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通信设备行业增速带动全行业增长。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消费电子产值达6.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其中内销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外销3.5万亿元,同比增长5.6%。
今年以来,通信设备行业增速加快,贡献率超过1/3;计算机行业增长低于去年同期;家用视听行业出口形势严峻,受CRT电视退市以及代工减少的影响,彩电出口大幅缩水,略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二、通信业对行业贡献最大,主要消费电子及家电产品保持平稳低速增长。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较2012年同期均有所提高。其中手机产量增速加快,同比增长24%,数码相机产量缩减,这 主要是受智能手机发展的影响,随着手机拍摄功能的提高,市场对数码相机的需求减小。空调、电视、冰箱等消费电子主要家电产品较去年略有提高,保持平稳低速增长。
三、亚洲地区和美国是中国消费电子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出口5691亿美元(约34715亿人民币),前五名中,亚洲地区占43%,进口4105亿美元(约25041亿人民币)前五名中,亚洲地区占55%。
四、中国市场消费电子产品需求规模
最近几年,中国市场消费电子/家电产品需求规模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部分产品如洗衣机需求量略有下滑。
五、产品需求向大型化、智能化、节能化发展
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智能手机占比90%,智能彩电占比60%。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智能化发展是趋势。
大型化方面,我国消费电子产品大型化销量占比电脑显示器19英寸及以上83%;彩电50英寸及以上占比50%;手机屏幕3.6英寸以上占比65%;洗衣机6KG以上占比54%;对开门冰箱占比36%。
节能化方面,新能效标准实施,能效等级提升。彩电能效等级平均提升水平超过100%,如液晶电视能效限定值由原来的1.4提升为2.7;变频空调能效 等级提升30%,能效限定值从现行的3.0提升至3.9;洗衣机能效标准提升最大,把原来1级能效降至5级,现有2级至5级产品则不再列入中国能效标识范 围。
六、互联网消费日益增长
2013年1-6月,电商交易额4.9万亿,同比增长45.3%,其中B2C交易额8559亿元,同比上升60.2%,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7%。
互联网消费从日用小商品为主发展到彩电、电脑、冰箱等家电产品,部分家电渠道在互联网销售增速超过100%。实体卖场与网络电商融合,苏宁(上市公司部分)2012年销售额983亿元,同比增长4.8%,电商销售增幅超过210%,占整个销售额比重17%;国美(上市公司部分)销售额479亿元,同比下降20%,电商销售同比增长119.1%,占比9.2%。
(一)电信运营商扩大增值业务面:
1.与软件企业联手,开发服务平台:彩铃、阅读、网游、数字家庭等。
2.强化与增值电信企业联手,提高增值电信服务水平,扩大服务内容。
(二)终端制造商与软件技术服务商融合:
1.电视制造商向视频节目内容服务销售转型。
2.智能云家电、数字家庭产业发展,加快了制造商软件技术服务和网络运营商的融合深化。
3.移动互联网企业与终端制造企业联手开拓应用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换代。
信息消费将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家用电器、新型显示、物联网、数字家庭、关键电子元器件等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行情,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消费电子》杂志微信,按帐号:1677147594查找添加或扫一扫下图的二维码。快点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