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本是从大学生那儿流行开来的一个“光棍节”,这个既非官方又非传统的节日,怎么就演变成了举国上下都为之关注的购物节?这种集中促销的模式 好不好,未来的“双十一”热度是否会降下来?新的消法出台,对网购行业影响几何?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听听消费者、企业和行业专家们的说法。
几家欢喜几家愁
体验“双十一”之消费观
回想“双十一”当天,《消费电子》杂志的编辑们也就买与不买进行了一番交流。有的说理智到底,没有需求就不去凑热闹;有的称前期已经收藏好心仪的商品 网页,坐等凌晨的到来;还有的反映付款不成功,结果没买成;更有的表示合适的款式和尺寸都断货了……不知其他的消费者又有哪些想法和购物体验?
理智应对,适当购买
说起“双十一网购狂欢日”,吴小姐先是一阵惊叹:“今年真是好疯狂,天猫38分钟就突破了50亿的销售额。”不过她表示自己比较理智:“我当天没去拼 命,不敢去参与秒杀,觉得很难。因为很多店铺之前已经开始打折,便提前买了,而且没买多少,就几样东西。”吴小姐告诉记者,很多卖家均标上“双十一价”的 字样,其实自己并不知平时的价格,只是估计“双十一”的折扣会比平时低一点,也就为了占点便宜。
对于“双十一”的感触,吴小姐说:“前两天还跟老公讨论,不得不佩服马云,就这么创造出一个节日。春节、圣诞那么多商家,这么多年的节日行销,总共也 没他厉害。”在她看来,“双十一”是一个三赢的活动,马云绝对赢大头,商家和消费者小赢一点点。“如果我是商家,提高了销量,扩大了消费群,亏一点也愿 意,就当广告费。消费者嘛,其实是最好哄的,一点小利就跟过节似的。”
看清实质,拒绝出手
梁先生绝对称得上网购达人,平日爱上网淘宝, 无论服饰、日用品还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他均上网购买,而且时常关注网上的打折信息。然而,今年的“双十一”梁先生却未出手。“我上网看了,天 猫、京东……但是感觉并没有多大的优惠,有的产品价格可能就比平时优惠几元或十元,有的是抬高价格再打折,有的甚至比平时还贵。”他告诉记者,“像数码相 机,其实价格并不便宜,有些便宜的又缺货,何必凑这个热闹呢!”他还跟记者举例,天猫一家卖玻璃器皿的旗舰店,同样一款高脚红酒杯,“双十一”的价格是 9.91元,节后价格甚至出现回落,仅为8元。所谓的原价更是有很多忽悠的成分。
图个热闹,倒也疯狂
相比前两位,刘小姐则略为疯狂。“‘双十一’有很浓的购物氛围,我也是凑凑热闹,结果花了近六千元。”刘小姐告诉记者,“目前还有些货没有收到,收到 货的感觉也没多大意思,其实就跟商场打五折一样,而且有的东西收到时外包装都要散了。虽然对有些货不是太满意,不过反正能用,也懒得换了,来回浪费时间也 浪费运费。”
对于这次“双十一”的购物体验,刘小姐称自己是在手机上支付的,每一单都很快交易成功,并未遇到因为人多而付不了款的情况。她说:“我倒有个经验,提 前把看好的东西放在购物车,等到‘双十一’当天再下单,这样还能了解到底有多少优惠。‘双十一’其实就是商家在网络上渲染一种气氛。”
做足“功课”,尽享实惠
众所周知,“双十一”促销战还未打响,许多商家早已忙着备货,殊不知,有些消费者也提早做“功课”,忙得不可开交。杨先生告诉记者,“双十一”购买了 几双鞋子,因为自己对鞋子的要求比较高,挑的都是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品牌,早前已经前往专卖店看过、试穿过,但专卖店的价格太高,所以选择在“双十一”上天 猫的品牌旗舰店购买,而且在头一天就挑选好放进购物车内。杨先生瞄准时间点,11月11日零点一过便忙着下单,结果其中有一款鞋子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便被抢 购完了,只好选择另一款。“真是便宜很多,有一双鞋我在专卖店看的价格将近800元,‘双十一’那天还不到350元。不过可能购物的人太多,付款时竟然还 要排队,以前都没遇过这样的情况。”杨先生说。
疯狂抢购,苦等发货
作为“双十一”活动的参与者,郑小姐可谓是疯狂一族,一口气跟记者罗列的战利品不下20件,仅鞋子就有7双。郑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双十一”的促销力 度比较大,自己早早就守在电脑前等着抢购,很多商品也是一早选好放进购物车内,收获很大。不过,其中有一单交易却令她心力交瘁,狂购的喜悦也大打折扣。据 郑小姐介绍,11月11日凌晨2点14分,她在天猫的一家旗舰店抢购了4件羊绒衫,当时显示“现货包顺丰”,折后价共计2015.10元,谁知等了一个多星期仍未见发货,究其原因是产品缺货。经多次催促并投诉,郑小姐才于11月24日收到3件羊绒衫,剩余的1件何时到货仍是个未知数。
24小时的狂欢
兵不血刃的鏖战
亲历“双十一”之商家观点
自从“双十一”由落寞、自嘲的光棍节转变成电商购物节之后,每到这一天,看不见的商场都布满了双眼充满血丝的购物者和销售者。在彻夜的狂欢和疲惫之后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数字神话,在这场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中,大小商家都在奋力一搏,对于企业来说,这一天的意义已超出了24小时的限制。
布局在千里之外
尽管“双十一”活动开始的时间是11月11号0点,但商家的准备却大多在两三个月之前就开始了。从选择参加活动的产品到准备物流配送等环节,很多商家的布局都涉及了更久远的时间和空间。据国内小家电品牌奔腾POVOS电商负责人介绍:“在产品方面,我们提前3个月确定各平台‘双十一’选品,提前2个月开始备货。结合当下消费需求,选品上也做了一些创新,针对不同营销平台属性及人群特征,进行了一些产品与概念上的区分。”万和电 子商务部部长易家盛也介绍说:“我们从8月份就开始准备了,考虑了包括选择做哪些产品,备货多少,双十一前活动节奏如何控制,各电商平台价格如何设计、开 单系统能否跟得上,物流如何规划等等。”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销售的张培峰告诉记者:“我们在货源配备方面,应该保持更富有弹性的空间,这次货源有点 紧张。”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即使在“双十一”期间销量大增,商家仍可以从容应对。
推广有不同特色
对于消费者而言,“双十一”是适合购物的日子,对于商家而言,“双十一”一方面是提升销量的好时机,另一方面也是打响知名度的一个契机。为了增加品牌和产品的影响力,商家往往愿意花很大代价去做推广。而在这个做推广的黄金时间,有钱却未必花得出去。
在“双十一”及之前一段时间,万和做了较深入的推广,易家盛介绍道:“我们前后投入了几百万元,推广形式以广告为主,赠品为辅。从10月22号就进入了开始预热的阶段,站外推广费用主要用在了新浪、凤凰网等网媒的富媒体上面。在天猫的站内推广用了100多万元。”与投入相对应的是丰厚的回报,据易家盛说,双十一旗舰万和品牌的全网零售接近4000万元,对于厂家而言,这样的战斗可以算得上是名利双收。
与大品牌的大手笔投入不同的是,一些新兴的企业在“双十一”的推广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张培峰告诉记者:“‘双十一’期间营销成本很高,但是有些推广不 是有钱就能做到。电商的很多竞价排名,不单单是谁出钱多谁就能排上,网站还要看店铺的销量,按照销量大小来给名额,销量排名靠前的店铺,他们和别的店铺出 了同样价钱的话,肯定是他们能拿到推广的名额。销量小的店铺永远等不到合适的机会。”
奋战在无硝烟的前线
如果“双十一”是一场战斗,其形式还是算温文尔雅的,不用浴血奋战,只有一双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在这一天,很多从事电子商务的工作人员彻夜未眠,有些物流工作人员甚至在凌晨就开始了配送。
据介绍,“双十一”期间奔腾POVOS电子商务部门全员从11月10日早上8点开始连续两天加班到凌晨4点,直到“双十一”结束。对于万和而言,易家 盛认为11月11日24点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双十一”的结束。他说:“双十一”虽然让人很累,但大家基本都很兴奋。有的电商公司甚至在12点整的时候敲锣 打鼓。11日0:00~04:00是销售的一个高峰,08:00~24:00则是另一个高峰。可能大部分从业者都是从凌晨4点到早上7点抽空休息了一会。 忙到4点之后,还要忙着做价格回调、页面更改等方面的工作。”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讲,“双十一”更像拉锯战,不仅需要细心地准备,还需要足够的耐力。
要玩就要遵守规则
在喧嚣的“双十一”期间,很多人以优惠的价格抢到了闪光的战利品,但随后的物流和售后却成为一些人辉煌胜利之上的疤痕。在拥堵的“双十一”物流不及时 很难避免,准备足够的充分的商家才能避过这一劫。另一个让消费者感到不满的地方就是有些商品在“双十一”之后的价格跟在“双十一”打折期间时持平甚至比那 更低,对于这些违反了游戏规则的现象消费者们深感不解。易家盛说:“要玩就要遵守规则,我们在选择做活动的产品时小心翼翼。天猫规定9月15日到‘双十 一’期间,参与活动的厂家在全网最低价的情况下还要再打九五折。今年活动期间就有一款产品在活动之前被一家店铺提前打低了价格,导致双十一期间价格过低, 几乎没有利润。但要参与活动就要按规则行事。”移动端流量增长明显
以往“双十一”期间大家都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等待0点的到来,现在更多人愿意躺在沙发上甚至被窝里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轻松搞定网购。在今年的“双十 一”期间移动端流量明显增加,很多人的战场早在不知不觉间转移了。易家盛告诉记者:“手机APP给购物带来了更多便利,过去网购完全依靠电脑,现在手机、 平板电脑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今年天猫的移动端购买比例接近15%,天猫350亿的销售额中有50亿是来自手机端的。随着智能手机人均保有量的大幅增 长,未来移动端购物还会继续增长。”
奔腾POVOS电商运营负责人表示:“我们把握了各电商平台在移动端的积极布局,在天猫开启无线端,在易迅尝试微信端特卖专场,提升消费者手机网购体验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本次“双十一”给广大商家发来了一个明显的信号:移动端购物吹响了先锋的号角。
未来双十一热度会下降
近年来不断强势发展的“双十一”未来会怎样?会一直气势长虹地 增长下去吗?大家给予了冷静的答案。张培峰说:“从‘双十一’可以看到,由于其营销等方面对大厂家的倾斜,将来在电商领域可能导致赢家通吃、强者愈强、弱 者更弱的局面。现在电商也是相对公正的,但很多资源对小品牌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网上的资源商应该扶持一些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厂家,而不是单纯逐利。要给 大家提供公平透明的制度,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品牌更多机会。现在消费者比以前更理性,将来‘双十一’未必仍然会高速增长,网上销售会慢慢平摊到365天中 的每一天。”
易家盛也同样认为:“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节肯定会继续存在,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未来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购物比重会逐渐下降。就像线下的发展一样,早期国美苏宁大规模促销的时候,遇到新店开业,凌晨三四点就有很多人去门店排队,如今新店开业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景象了。将来‘双十一’也会慢慢地回归理性,大家的购物热度也会下降。”
奔腾POVOS电商负责人认为:“未来的‘双十一’,应该是全网大联欢的购物节,不再是天猫的一枝独秀。同时,也不只局限于线上,而是更多商业形态的 总动员,比如线下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也在‘双十一’期间推出大型促销活动,力度堪比线上。‘双十一’已经从一个线上的消费者的活动,开始变成一个整体的消 费者节日。”
让很多人热血沸腾的“双十一”结束了,商家收获了战果,也得到了协调作战方面的历练。对于很多商家而言,这个日子在快乐和兴奋中也夹杂了很多忙碌和辛苦。但只要利用好了这一平台,大家都是胜利者。(未完待续)
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行情,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消费电子》杂志微信,按帐号:1677147594查找添加或扫一扫下图的二维码。快点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