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子技术应用 > 技术阅读

技术阅读

  • 三星晶圆厂回击谣言:未来五年拿了1580亿美元的订单

    2023-09-26

    代工业务是三星的主要摇钱树。它为没有自己的代工厂的公司生产芯片。这是一项竞争非常激烈的业务,三星已经逐渐能够在这里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天地。根据ETNews的一份新报告,三星已从其代工客户那里获得了价值 200 万亿韩元(约 1580 亿美元)的未来 5 年订单。此外,如果该公司能够完成其3nm技术的验证过程并开始量产,预计将赢得更多订单。该信息直接来自三星。其代工部门副总裁 Moon-soo Kang 在 2022 年第一季度的商务电话会议上证实,三星已经有未来五年的订单。他指出,这些订单是三星去年代工销售额的 8 倍。该公告表明,客户对三星的代工业务...

  • 华盛昌发布2021年业绩:营业收入7.4亿元,净利润1.49亿元

    2023-09-26

    近日,华盛昌(002980.SZ)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下降2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5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59.62%,基本每股收益1.12元。华盛昌称,非防疫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1.91%,较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46.64%;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疫情前2019年度增长5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9年度增长63.68%。公司产品的平均毛利率为40.25%,净利率为20.12%,公司盈利能力良好。华盛昌表示,公司于近几年开始国内市场...

  • 色谱柱相关的100个问题,太实用,值得收藏!(上篇)

    2023-09-26

    色谱柱可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大类。多为金属或玻璃制作。有直管形、盘管形、U形管等形状。液相色谱通常均采用填充柱。色谱柱的分离效果取决于所选择的固定相,以及色谱柱的制备和操作条件。1、网上对柱子是否可以反冲一直有争论,那什么样的柱子可以反冲,什么不可以。反冲后是正者用,还是反着用。具体到各型号柱子不仅是ODS柱,其他如正向柱、氨基柱、离子交换柱等最好都有解释。答:一般的正相反相柱应该都能反冲,只有两端筛板孔径不对称的柱子不能反冲,不过目前这样的柱子已经比较少见了。反冲是为了把柱头的污染物冲洗掉,反冲后还是正着...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知识汇总!

    2023-09-2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按照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特点1 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2 灵敏度高;3 选择性好;4 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5 用途广泛。组成结构1 光源(1)光源:提供符合要求的入射光。(2)要求: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 具有足够...

  • Yole:去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总营收达321亿美元,中国大陆增长最快

    2023-09-26

    5月5日,知名半导体分析机构Yole对全球去年封装市场发布了最新分析,还提供了对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增长率的产能、资本支出和供应链的见解。Yole公司半导体、内存和计算技术与市场分析师兼封装团队成员Gabriela Pereira表示:“2021年是先进封装行业重要的一年,日月光继续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其次是Amkor。英特尔维持在第三的位置,其次是长电科技和台积电。此外,2021年的营收同比增幅高于2020年,增长最快的OSAT主要来自中国大陆。”2021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的总营收为321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总营收为572亿美元。包括...

  • ​为什么研究反向设计?

    2023-09-26

    芯片解密又称为单片机解密 (IC 解密 ) ,由于正式产品中的单片机芯片都加密了,直接使用编程器是不能读出程序的。芯片解密就是通过一定的设备和方法,直接得到加密了的单片机中的烧写文件,可以自己复制烧写芯片或反汇编后自己参考研究。那么为什么反向设计值得研究呢?1,快速复制某芯片,做到pin-to-pin的替换,主要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数字电路,或者模拟电路。这个行业的流程已经非常标准化了,腐蚀芯片,拍照,提取版图,分析电路,仿真,流片。其中,腐蚀、拍照、提版等三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软件和工具支持,比如说北京某家做反向提取芯片软件的...

  • ​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达6760亿美元,缺货涨价仍是主旋律

    2023-09-26

    根据Gartner的数据,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总额将达到676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3.6%。这个最新的预测值较其上一季度预测作了修正,提高了370亿美元。据Evertiq报道,Gartner研究副总裁Alan Priestley表示,“2022年,因半导体缺货导致的半导体平均售价(ASP)上涨将继续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预计到2022年,半导体零部件的整体供应紧张状况将逐渐缓解,随着库存状况的改善,价格将趋于稳定。”芯片短缺将继续成为2022年电子设备供应链的担忧之一,并将根据不同的半导体器件类型对主要电子设备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生产进入淡季...

  • 一季度集成电路产量波动,无损国产替代“主升浪”

    2023-09-26

    集微网消息,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月度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集成电路产量807亿块,同比下降4.2%,为2019年后集成电路季度产量首次萎缩,引发行业内外关切。(国家统计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一季度产量下滑主因何在?本轮上海地区疫情,又将对二季度乃至全年产量有何影响?该数据衍生的两大关键问题,值得详细剖析。需求侧冲击主导本轮上海地区疫情,被不少人列举为影响国内集成电路产出的主因。诚然,上海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公认的重镇,区域内企业产值占全行业约四分之一,更汇聚了设计、制造、封装、分销等全产业链龙...

  • ​华为:以人才创新为利刃 挺进数字化转型深水区

    2023-09-26

    数字经济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成为转型升级驱动力,同时行业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尤其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公布之后,已经从部分行业头部企业的“可选项”转变为更多行业、更多企业的“必选项”。但是,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简单的投入和越来越难以带来预期的产出,不少企业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帮助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华为亦是如此。人才为基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深入应用与5G商用,政企单位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提升,对于云计算、边缘计算、MEC...

  • 2022年芯片企业R&D支出将创新高

    2023-09-26

    据统计,芯片企业2022年研发支出预计将呈现增长,将达到805亿美元。2021芯片企业研发支出为714亿美元,2022比2021年整体增长了13%。部分半导体公司也在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晶圆厂。仅Intel英特尔一家就计划在美国和欧洲分别投资10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随着前所未有的芯片短缺持续,美国和欧洲都在激励半导体供应链的制造和发展。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时,尽管当年市场增长了11%,但谨慎的半导体企业对研发支出保持了克制态度。2021年半导体研发支出占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为13.1%,2020年为14.5%,2019年为15.1%。预计2022-2026间,半导体公司...

  • 这家厂商发布8英寸SiC衬底!

    2023-09-26

    5月4日,法国半导体材料商Soitec宣称发布了首片8英寸SiC衬底,该衬底基于其专有的SmartSiC™工艺技术,有助于改善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增强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 据介绍,Soitec在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CEA-Leti的衬底创新中心试产线上开发8英寸SmartSiC™ SiC衬底,通过产品的正式发布,Soitec向市场展示了其8英寸SiC衬底的质量和性能,并开展第一轮关键客户产品验证。 据化合物半导体市场观察,自2021年以来,Soitec从收购SiC相关企业、强强联盟、到建厂扩产等多个层面着手,积极为开拓SiC市场铺路,一步一步推动技术研发成果的产业化...

  • 美国合纵连横、釜底抽薪 再拉“芯片小圈子”

    2023-09-26

    继近期传出美国游说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产业联盟”之后,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亚拉巴马州特洛伊市武器生产工厂时又发表讲话,敦促美国会通过立法来帮助半导体产业,促进芯片生产,以确保美国成为半导体、计算机芯片的主要生产国。与此同时,有消息传出,美国和日本将组建“芯片同盟”,开展比2纳米更尖端的半导体技术合作。如今,美国在推动半导体产业回流的同时,也意图通过自身影响力,以组建产业联盟的形式,从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遏制新兴半导体势力的崛起与竞争。不得不说,一旦联手成功,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国内封测企业取得巨大进步:先进封装已站在“起跑线”上!

    2023-09-26

    一颗芯片从无到有,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从市场需求到最终应用,需要经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重环节,一项都不能省去,每项都至关重要。而在这些环节中,又包含着众多细节流程,芯片设计就包含前端设计和后端设计,这其中需要用到非常核心的EDA工具,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短板之一。而芯片制造过程,则需要光刻机、光刻胶和刻蚀机等重要工具和材料,光刻胶和刻蚀机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自研光刻机很落后,无法满足今天的市场需求。除了上述设计、制造环节以外,封装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进行封装,那么芯片是无法正常使用的,封装的...

  • 半导体设备离岸生产引美政府关注

    2023-09-26

    日前,美国智库CSET发布政策咨询报告,建议美国政府与日本等盟国新建一套有别于《瓦森纳安排》的多边出口管制体系,加强向中国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控制,以防止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离岸生产的风险。图示:顶级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海外工厂面积占比报告显示,美国顶级半导体设备商都保有、在建或投资有大量离岸产能。应用材料(AMAT)的新加坡工厂占其总产能50%左右,2005年至2020年,其海外工厂面积占比从13%增至40%。泛林半导体(Lam)2020年宣布在马来西亚新建其最大的工厂。科磊(KLA)2005年以来加速海外布局,到2020年,其海外工...

  • 柔宇开始补发工资了!

    2023-09-26

    近日,被称为折叠屏手机鼻祖的柔宇科技因为拖欠工资引发热议,有员工爆料公司几个月没发工资,还要全员放假3个月,不过现在有消息称柔宇已经补发了工资。据最新消息,5月7日,一位柔宇员工表示,公司所欠其工资都已于5月6日到账。他表示,目前还尚不清楚资金来源,不过这是好的迹象。此前消息,2018年,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可折叠手机——FlexPai柔派,采用柔宇科技独立研发的7.8英寸蝉翼柔性屏2代AMOLED屏,彼时,发售价格十分昂贵,最低配6GB+128GB版本售价8999元。柔宇之前曾差一步就在科创板上市,一度估值超过500亿,是当之无愧的科技独角兽。...

  • ​MCU国产替代选型合集,势在必行!

    2023-09-26

    01市场背景美国2019年对我国半导体行业实行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让我们意识到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的重要性,芯片的国产替代已经成为当前科技行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形势决定趋势,国产替代刻不容缓。02行业需求2022年已过去三分之一,而行业人士时刻关注的MCU依旧在缺货、涨价,国内也纷纷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浪潮,行业内各生产企业已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可替代的国产MCU上。部分本土产品被要求国产器件使用率需达到90%以上,受缺芯影响,工程师也会被要求替代方案优先使用国产器件。据IHS Market数据统计,近五年中国MCU市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7.2%...

  • ​2021年全球十大功率半导体厂商:日企占半壁江山

    2023-09-26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如同过去的十几年一样,依旧被起步较早的美日欧厂商把控。德国英飞凌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前十大企业榜单中还有一半为日本企业,分别是三菱电机(第4)、富士电机(第5)、东芝(第6)、瑞萨(第9)、ROHM(第10),五家企业的营收在过去三年内大体保持在榜单总营收的32%~33%左右。近日,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了2021年功率半导体领域主要厂商营收排名,前十大企业榜单中有一半为日本企业,分别是三菱电机(第4)、富士电机(第5)、东芝(第6)、瑞萨(第9)、ROHM(第10),五家企业的营收在过去三年内大体保持在榜单总营收的...

  • 50余家中国大陆半导体公司涉足SiC业务

    2023-09-26

    集微网消息,近日,法国知名半导体咨询机构Yole Développement发布了有关全球碳化硅(SiC)的最新调研报告。报告显示,SiC器件市场将在2027年达到63亿美元。 该机构资深分析师Poshun Chiu评论说:“SiC是功率半导体发展的助推器,在1200V高压领域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随着更多车用800V高压快充不断推向市场,预计SiC器件将在未来得到快速增长。”  意法半导体、Wolfspeed、安森美和英飞凌科技在内的不少在SiC有深入布局的公司都宣布了他们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尽管每个参与者选择的路径不同,但他们之间商业模式的路线图都很清晰。中国大陆的半导...

  • 芯片双雄,激战数据中心

    2023-09-26

    因为市场前景的一致看好,于是在全球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芯片厂商涌入其中。当中尤其以AMD和Intel的角力最引人瞩目。因为双方都是拥有一样的CPU,在GPU,FPGA甚至DPU上,大家也都频频出招。 那么,这两个从PC时代争斗至今的竞争对手,在数据中心的混战中又将何去何从? AMD 能否继续将其数据中心业务翻一番? 想象一下,如果你愿意,AMD 可以以合理的产量和成本制造任意数量的 Epyc CPU 和 Instinct GPU 加速器。撇开今年早些时候完成的对 FPGA 制造商 Xilinx 的490 亿美元收购,以及刚刚宣布以 19 亿美元收购 DPU 制造商 Pensando 交易的影响,其数...

  • 2021年陕西省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实现1513.5亿元

    2023-09-26

    根据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2021年陕西省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1513.5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6.2%。设计业规模为173.9亿元,同比增长23.6%制造业规模为968.9亿元,同比增长29.2%封测业规模为134.2亿元,同比增长10.9%支撑业规模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4.6%分立器件规模为73.4亿元,同比增长7.2%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 中国半导体发展指数报告(05.02-05.08)

    2023-09-26

    一、半导体行业走势分析(05.02-05.08)(一)半导体行业涨跌幅基本情况资料来源:华信研究院整理图1. 上周全球主要半导体指数涨跌幅上周,费城半导体指数增长0,低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1.54个百分点;台湾半导体指数下降1.13%,低于台湾资讯科技指数0.07个百分点。中国半导体发展指数下降1.97%,低于A股指数0.47个百分点。上周我国半导体上市公司,有25家公司上涨,38家公司下跌。其中,涨幅最大的公司是上海复旦(+9.63%)。从指数走势看,上周中国半导体发展指数持续下降,在全球主要半导体指数中表现偏差。2022年前半期供需失衡尚未缓解,短期国内...

  • ​台积电断供、Arm不授权,俄罗斯2家芯片厂恐将停产

    2023-09-26

    5月9日消息,俄媒《生意人报》报道称,包括 Baikal Electronics、JSC MCST、STC Modul 和 MTC Elvis 在内的所以俄罗斯处理器制造商已在 3 月份受到制裁,所有外国合作伙伴必须与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 (BIS) 协调向俄罗斯公司供应其技术产品。此外,英国也将俄罗斯处理器制造商 MCST 和 Baikal 电子列入制裁清单,而后者恰好使用了英国公司 Arm 的处理器架构的技术许可。据称,2 家半导体厂商的资产不仅被冻结,而且英国企业对其提供的授权许可和技术服务也将受到严格管制,他们将无法使用 Arm 的 IP 架构来开发处理器,这将会限制日后的芯片开发工...

  • ​2022年全球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企业

    2023-09-26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了2021年功率半导体领域主要厂商营收排名。前十大企业榜单中有一半为日本企业,分别是三菱电机(第4)、富士电机(第5)、东芝(第6)、瑞萨(第9)、ROHM(第10),五家企业的营收在过去三年内大体保持在榜单总营收的32%~33%左右。Omdia表示,在前十名中,排名第一的德国英飞凌(Infineon)和第二名的美国安森美(Onsemi)的地位十分稳固,第三名往后的排名变化迅速。前十大厂商解析具体来看,排名第一的英飞凌,其功率半导体在2021年的销售额比2019年增长了三成,达到了48.69亿美元。虽然在2021年英飞凌也曾多次上调芯片价格,但是由...

  • ​德州仪器:未裁撤中国区员工

    2023-09-26

    日前,一则“德州仪器(TI)已经裁撤中国区所有的MCU团队,并把原MCU产品线全部迁往印度”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据了解,TI给了员工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安排去其他产品线,要么自己主动提离职,目前该团队成员一部分被裁员,一部分被合并进了LED DRIVER芯片团队。5月8日,德州仪器发布公告表示,在中国没有裁撤任何员工,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会持续投资中国市场并履行承诺。“德州仪器中国的员工一直为中国及全球的关键市场创新而持续努力,我们珍视每一位员工,他们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据了解,德州仪器在原本在印度有设有研发中心和MCU的人员...

  • ​台积电芯片人才吃香:5倍工资被挖人、年薪可达上千万

    2023-09-26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也是工艺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率先量产了7nm、5nm工艺,目前苹果、高通、NVIDIA及AMD甚至Intel都要使用他们的代工服务,非常受欢迎。由于台积电员工拥有先进工艺上的经验优势,他们也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有很多企业都愿意高薪聘请台积电的人才,纷纷开出让人惊讶的薪酬吸引台积电员工。据报道,台积电员工的中位数薪酬约为193万新台币或者6.5万美元,其他公司挖人开出的薪酬是台积电的3到5倍,年薪轻松达到上千万新台币。这还只是较低级别的管理及工程师,如果是高管或者技术大牛,薪酬会更高,还有股票、期权等额外奖励。截止2020...

  • 揭秘ARM与Arm China的“爱恨情仇”,ARM能抛弃安谋中国单独上市吗?​(一)

    2023-09-26

    Arm China能被彻底抛弃吗?昨日,#传ARM正考虑剥离安谋中国 被推上热榜,芯媒对此进行了客观报道,见《ARM或剥离Arm China(安谋中国),目的:加速IPO》。今日,我们对此进行深度挖掘:ARM与安谋中国的那些“爱恨情仇”,通过这些,我们或许可能改变对“2020年那场ARM与安谋中国的控制权之争”的看法,也可能了解安谋中国存在的意义,进而分析ARM的IPO之路能否真的会抛下安谋中国?也许,下周,ARM和安谋中国会再来一场“对白”。关于名称: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英国半导体公司,目前由日本软银控股。Arm China、安谋中国、安谋科技,法...

  • 2022 美国半导体行业现状(附中英文报告)

    2023-09-26

    近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了2022版美国半导体行业现状报告。这个报告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行业概况、全球市场(多元化和消费者驱动)、资本和研发投资(保持美国半导体行业竞争力的驱动力)、美国就业、美国生产力。里面包含了大量详细的数据和图表分析。从这个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的半导体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是非常大的(超过销售收入的15%),这也大大提高了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就业机会:1个半导体行业的工作平均带动了约5.7个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这个数据是160万!这一切,使得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出口价值 达到620 亿...

  • 山西:启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建设

    2023-09-26

    5月7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上,山西省将2022年确定为“创新生态建设提质年”,将重点实施八大提质行动。这八大举措分别为聚焦高水平科技供给、聚焦高起点平台培育、聚焦高质量市场主体倍增、聚焦高价值成果推广、聚焦高标准政策创设、聚焦高素质人才培育、聚焦高品质民生服务、聚焦高层次科技展会。其中,聚焦高水平科技供给,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提质行动。积极争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国家任务。加紧已揭榜实施重大专项的跟踪问效,确保如期完成项目。着力服务太忻一体化经济区...

  • 包机!41吨急需光刻胶及设备空运抵沪!

    2023-09-26

    5月9日凌晨1点12分,东航物流旗下中国货运航空CK248货运包机航班从大阪飞抵上海浦东机场,机上载有物资共计41吨,其中20吨为集成电路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光刻胶,21吨为相关配套设备。这批光刻胶和设备到港后将运往上海多家集成电路企业。。近期上海浦东机场航空物流持续回升,周货邮量环比上升,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集成电路企业的原材料航空运输需求也明显增强。东航物流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建立紧密对接联系,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原材料进口进行保驾护航。海关等机场口岸联检单位开辟绿色通道,采用“预报关”模式,...

  • 全球12寸、8寸、6寸硅晶圆排行:中国芯在6寸上有优势?

    2023-09-26

    芯片越先进,使用的硅晶圆尺寸越大,因为这样硅晶圆的利用率越高,那么芯片的生产成本会越低,且效率会更高。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晶圆直径主要是150mm、200mm、300mm,分别对应的是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晶圆,主流是300mm的,也就是12英寸的晶圆,占了所有晶圆的80%左右。而近日,有机构统计出了全球12寸、8寸、6寸晶圆(<=150mm,主要就是6寸)的产能排行,我们发现国产芯片在晶圆的产能上,也就是在6寸上有优势,其它8寸、12寸上都是排名相当靠后的。如下图所示,12寸(300mm)晶圆上产能上,三星第一,台积电第二,美光第三,SK海力士第四,东芝...